绿源集团全球招股开启业绩增长新周期
创建时间:2023-09-30

    随着绿色出行和短途交通需求的增长,以及“新国标”政策的推动,电动两轮车市场正在经历持续增长向置换高峰突破的“黄金时代”。行业东风下,成立26个年头的电动两轮车知名品牌——绿源,正稳步推进上市进程,即将迈入资本市场电动两轮车品牌巨头俱乐部。

    9月28日,绿源集团控股(02451.HK)发布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1.07亿股股份,预计募资总额为7.47亿港元,预计于2023年10月12日在主板上市。近三年经营周期情况来看,无论是经营业绩还是财务结构均得到大幅提升和改善,集团基本面向好趋势增强,同时集团加大营销力度,积极扩产开拓国内外市场。在行业前九占据八成市场的电动两轮车江湖中,绿源集团厚积薄发,作为行业先行者和技术引领者,有望伴随新的成长周期成为冲击市场的黑马。

    电动两轮车行业格局高度集中,在行业竞争及新国标政策影响下,行业内企业数量从2013年共约2000家缩减至2022年约100家,十年间行业迅速出清。截至2022年底,行业前九大制造商已占据约80.8%的市场份额。

    以2022年总收入来看,集团以近人民币48亿元的营收排名行业第五位,占内地电动两轮车市场4.2%的市场份额。报告期业绩数据来看,绿源集团营收和净利增长显著。2020-2022年集团分别实现收益约人民币23.8 亿元、34.2 亿元及 47.8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1.8%;同期,集团净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4028.1万元、5926.0万元及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1.2%。

    进入2022年,绿源集团按下加速键。集团全年电动两轮车销量已达242万辆,同比增长24.4%,尤其是搭载绿源自主研发的液冷电机的电动车销量累计超过800万台,C端销量同比增长已超过50%。市场火爆的背景下,绿源集团也加大了扩产。2021年开始绿源集团启动一系列升级扩张动作,包括在广西贵港建设超级智能工厂及全面升级浙江工厂智能厂房,以配合集团在智能化升级和区域扩张方面的战略布局。

    成功的品牌从来都是引领行业的,从来没有成功品牌讲自己是竞对平替的,如果一直对标竞品,很容易被竞对牵着走。这一说法用来形容当下绿源集团应对行业竞争格局的策略也十分妥当。

    绿源集团自主研发的液冷电机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影响电动车耐用性的核心掣肘,拉开了电动两轮车从“易耗品”向“耐用品”迭代的序幕,这也让绿源有底气喊出“一部车骑10年”。

今年3月,绿源集团还启动代号“浪潮计划”的战略升级活动,联合“国家摩托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发布了行业首部《电动两轮车耐用标准》,推动电动两轮车行业迈入耐用型消费品高质量发展新周期。

    2020-2022年,绿源集团研发投入分别为人民币8352.1万元、9582.6万元、1.5亿元,研发费用率始终保持在3%左右,与行业头部品牌等处于同一水平。截至2023年4月,绿源集团共计持有374项专利,其中45项为发明专利(涵盖液冷电机及电池管理等主要领域)、219项为实用新型专利及110项为外观设计专利,非外观设计类专利占比70.6%。

    依托核心技术利器,绿源集团在产能扩张和市场拓展方面加速推进。目前绿源已在浙江、山东、广西设有三大生产基地,其中浙江总部和山东覆盖华东、华北主要市场,而广西超级工厂除进一步补足产能外,还将引领集团在西南地区及东盟各国的市场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