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生产线在绿源重庆生产基地内如巨龙般延伸,机械臂灵活舞动,精准高效地完成每一道工序。现场,随着绿源数智化豪华旗舰S95顺利下线,绿源集团重庆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绿源集团全国第四个智能制造基地即重庆基地正式迈入新征程,开启产业链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2月18日,中国重庆大足。绿源重庆基地投产仪式隆重举行,重庆市副市长郑向东,重庆市政府参事周青,副秘书长全伟,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赵斌,市商务委副主任彭和良,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戴鹏,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徐晓勇,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区政协主席廖文丽以及区领导邓茂强、杨爱民等同志出席,与绿源集团董事局主席倪捷、首席执行官胡继红,以及供应商、经销商等数百位合作伙伴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里程碑时刻。

重庆市大足区委书记、区长徐晓勇表示:“希望绿源集团以此次投产为新的起点,持续优化在大足的布局,加大资金、技术、人才投入,让更多更好‘大足造’电动车走向世界、卖往全球,并发挥‘领头羊’作用,将更多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引荐集聚到大足。”
绿源集团董事局主席倪捷表示:“绿源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在战略、技术、产品和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与重庆在人才、市场、产业和区位等优势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在西部地区的市场布局。通过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助力重庆大足打造西部地区的最大的新能源摩托车产业集群。”
绿源重庆基地,一期投资5.3亿元,2024年3月奠基,11月份试生产,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今日正式投产,仅用11个月便实现“从蓝图到量产”的跨越,彰显了“大足速度”与“绿源效率”的有机融合。一期全部达产后,可年产电动车200万辆,产值40亿元,带动当地就业超2000人。

该项目是绿源智能化水平最高制造基地,拥有单体规模最大的总装车间。该基地全面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按照“中国制造2025”标准建设,充分吸收了绿源全国智造基地的经验,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核心驱动,是结合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未来有望打造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
绿源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重庆智能制造基地以打造 “绿色工厂” 为目标,全力践行全流程绿色生产和全方位节能降碳举措,致力于成为 “零碳” 标杆。基地从原材料获取、整车生产到整车使用阶段,全面规划碳减排,力求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旨在成为两轮车行业碳排放管理的领跑者。
未来,绿源重庆产业基地将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培训于一体的绿色出行产业综合体,不仅有助于提升重庆及西南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还将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区域的协同发展。借助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势,辐射重庆、四川、云南等中西部省份及中亚和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深耕国内市场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打造全球轻出行领导品牌。

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化的趋势已成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助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力量。作为新能源摩托车产业的重要聚集区,大足区正加速汇聚产业能量。绿源凭借其产业链优势,有望为大足区带动新能源摩托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入。
在本次生产基地投产仪式上,绿源更是将浪潮计划迭代到了3.0版本,共涵盖63家战略供应商、国家级权威检测机构国家摩托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及由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专家共同组建的绿源轻出行专家智库,共同打造电动两轮车产业创新技术合作组织和共享平台,为推动电动两轮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绿源集团首席执行官胡继红表示:“在工业 4.0 浪潮奔涌、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广泛普及背景下,产业加速进化,消费需求与消费群体持续更新迭代,为全场景轻出行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的时代已然开启。绿源将紧密围绕技术创新、生产能效、市场表现以及 ESG 绩效这四大关键指标全方位发力,努力建设成为‘全链条智能型制造’领航企业,推动企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