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方入冬之后总会有一批摩友选择“封车。”意思是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停车,整个冬天就不再骑车了,究其原因当然是太冷。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的封车呢?如果从十一月份开始封车的话,至少会有三个月的时间不骑车,在这个阶段里不正确的停好车辆则难免会一定程度的损伤车辆。
如果要“封车”的话,第一步就是提高胎压。
原因非常简单,长时间不动车则难免会长时间压轮胎的同一个位置;如果车身过于重的话,轮胎是有可能“失圆”的,也就是长时间被压的位置有可能被压扁,这样的轮胎也就不能继续使用了。提高胎压可以降低轮胎被压位置的变形程度。胎压会随着气温的降低而同步降低,所以胎压一定是要略高一些的;假设建议标准为2.5bar,提高到2.7~2.8bar是比较合理的标准。
取下电瓶是有必要的,因为低温会影响电瓶的性能。摩托车的电瓶容量本就偏小,长时间不动车容易亏电,每一次亏电都会大幅缩短电瓶的使用寿命;而车辆即便熄火之后依然有设备在用电,比如车辆的定位系统和防盗系统,静态电流也不能忽视。所以不想让电瓶亏电且不想定期去启动车辆原地怠速充电的话,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取下电瓶。
但是取下电瓶之后就没有防盗系统了,定位系统自然也不能用;如果没有安全的停车场所的话,电瓶是不建议取下来的。不取电瓶就需要定期充电,建议每隔一周原地怠速充电一次,一次怠速二十到三十分钟。
在封车之前需要对车辆进行全面清洗,防止污垢对车身覆盖件和金属件产生腐蚀。并且清洗之后建议车辆完全干燥之后再加盖车衣或选择位置停放,有一些停在地库里的摩托车即便清洗的很干净,可是如果停车环境潮湿或车身潮湿的话——发霉几乎是必然的。尤其是复古车型采用的皮革材质边包,或者是ADV比较常用的护杠包。
关于“油箱容量”不用过于在意,一个冬天的时间很难让油箱内部生锈;至于剩余油量的多少并不重要,因为摩托车的燃油箱也是密封的,即便汽油容易挥发也不会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挥发完。笔者曾经有一辆摩托车几乎四年没有动过,原先还有半箱油,四年后的燃油箱里依然有足够开到加油站的余量。并且汽油不用担心“变质”——汽油是石油蒸馏产物,哪里会变质呢?即便是乙醇汽油也不用担心所谓的“亲水”问题——汽油挥发性强,燃油箱内部压力超过外部气压,外部空气则无法进入燃油箱,空气中的水蒸气当然也不用担心。
用车和选车
“封车”是不可能的,冬季骑车在笔者看来是最有意思的,低温的考验本就是一种刺激的挑战。但是在冬季驾驶摩托车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些细节,首先是保证胎压不要过低,否则会有较高的爆胎风险。
其次是要保留更长的安全车距,刹车距离要延长,并且尽量不要“过度压弯”和急刹车或急加速!原因在于冬季的低温会降低摩托车轮胎的抓地力,摩托车一般是不会去换冬季轮胎的,而普通的公路轮胎在低温环境中的硬度会提高;轮胎硬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轮胎变形量,变形量的大小一定程度等同于抓地力的强弱,所以冬季驾驶摩托车要比夏季汽车保守一些才行。
再次则是要注意防寒保暖,棉袄、棉裤都要穿好;同时普通的棉衣在保暖性方面要比一些所谓的大牌冬季骑行服更理想,只不过普通棉衣要注意各种装饰物的固定,避免在骑行过程中被车辆机械部件夹到。